客户服务热线(8:00-22:00)

400-0665-211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资讯 >>本科资讯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我校携手沪三方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详细内容

上海理工大学 | 我校携手沪三方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时间:2020-06-01     【转载】   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官网

从一根小小的手术缝合针,到人工智能辅助麻醉机器人,各种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健康”产业。为破解我国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医疗装备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困境,5月29日上午,长于创新链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携手工于产业链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后疫情时代医工交叉创新论坛”,并联合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平台将汇集校、企、医、监、研多方资源,以医护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材料,着力突破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丹丹,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赵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处长曹宏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晓明,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秦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相关企业领导;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副校长刘平、总会计师赵明,校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科技发展研究院、跨学科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产业处、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园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韬,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晓明以及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秦曦分别代表平台四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活动由吴坚勇主持。他表示,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指示精神,以及李强书记来校考察时提出的“把握大方向、找准突破口,以技术路径创新加快实现弯道超车,力争取得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的有关要求,聚焦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重点发展领域,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医工交叉,促进产业成果转化,积极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此平台建设将借助四方优势资源,强强联合,以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开创“产学研用”新局面,实现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党委书记吴坚勇主持


丁晓东指出,当前面对发达国家可能实施的生物医药技术和配套服务的封锁,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从唯论文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瞄准实际问题,产出“真”创新,在临床医疗科技领域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他表示,在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力支持下,“环上理”医疗器械产业带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医工交叉的完整链条必将崛起为特色鲜明、功能强大的产业供给体系,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不断走向高端化、精细化、品质化,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建设、上海市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杨浦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长丁晓东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表示,医工交叉要注重“后半场”,也就是成果转化,这也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真正落脚点,是真正掌握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领域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从需求到研发,从研发到制造,从制造到产品,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系统工程,要汇聚多方力量,以家国情怀为己任,胸怀大局,让“储备池”的项目真正孵化成“医生用得顺、百姓用得起”的医工交叉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致辞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晓明表示,医疗器械是国家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医工交叉”是推进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的必由之路。中科院将全面落实“三个面向”战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融合,利用市场化手段,建好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积极导入前沿创新资源,推动关键学科研究和支撑性信息技术的突破。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晓明致辞


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赵亮指出,目前杨浦区依托区域科教资源禀赋优势,在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潜能方面不断探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希望平台能更加全面地推进医疗器械跨学科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建立,进一步落实区校合作战略,助力杨浦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表示,功能性研发与转化平台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科创办将全力支持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平台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赵亮讲话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表示,功能性研发与转化平台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科创办将全力支持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平台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讲话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强调,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整合,共同建设医工交叉创新平台,是落实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服务和实施国家战略作出更大贡献要求的创新之举。我们要瞄准人类健康这个“日不落”产业,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讲话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表示,在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上“跨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模式探索。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兼具人文关怀、严谨务实、开拓开放的品德素养,这将是一种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大学文化共同塑造人格品质的有益探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讲话


高端医疗装备的开发涉及临床医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众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些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医工交叉。


去年9月,上理工与上海交大医学院牵手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将来自临床一线的直接需求以“需求单”的方式“派发”到学校,各领域科研团队组队“接单”快速攻关研发。8个月来,平台机制培育下已有5个项目进入产业化落地期,1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转型期,38个项目正在培育期,成绩斐然。而就在疫情期间,通过这一合作,上海交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根据疫情一线需求,向上海理工大学提出39项合作项目也得到了上理工的快速响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头羊”,携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进军医疗产业,致力于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此次四方携手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大健康产业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也将为医工交叉项目后续的快速落地注入硬核的产业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 电话直呼

    • 400-0665-211
    • 0791-85810250
    • 18870083008
    • 18870082949
    • 学业规划师 :
    • 学业规划师 :
  • 扫描二维码,加微信咨询!

技术支持: 独角兽企服 | 管理登录
seo seo